从线上教学筹备到开展几周以来,金沙娱场城8303德育与法学教研部教师不断认真学习各平台操作使用方法,积极通过多个平台的有效结合,顺利开展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工作。
曹霞老师在得知开展网络教学时,看到自己从未用过的各种教学平台密密麻麻的使用手册和指南,不知从何下手、如何选择。为了尽快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高效快捷的教学软件,曹老师马上参加了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课堂派的培训,并最终确定采用中国大学MOOC作为主要教学平台。一开始注册认证中国大学MOOC就很不顺利,经过几天的努力尝试操作和跟教务老师的反复沟通才终于解决。紧接着,曹老师自己摸索着学会了在电脑端创建备课、添加公告、添加讨论等,提前两周进入慕课堂把上课签到、发布讨论内容等进行了演练。
最难的是组织约280名不同校区、不同班级的学生登录注册中国大学MOOC、进入慕课堂。学院教务老师辛同帮助分别建立了四门通识理论选修课的微信群,通过联系其他各学院教务老师邀请学生进入。曹老师每天从早到晚在微信群中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注册认证中国大学MOOC、登录微信慕课堂小程序。随时有学生进群,随时有学生提问,需要不厌其烦地提出要求、解答问题。曹老师还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核对名单,确保学生进入正确的微信群和慕课堂,并指导学生如何看慕课、进慕课堂签到、参加课堂讨论等。上课前,曹老师提前一周在微信群里布置学生需要观看的慕课视频和需要做的单元测试,限期要求学生完成;上课时,通知学生登录慕课堂签到、参加课堂讨论,结合每位学生的发言,把需要补充的教学内容加进去;课后,还要把每位学生的签到情况和讨论发言情况记录在平时成绩记分册里。
从准备开课至今,曹老师的教学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逐渐秩序井然,从无所适从到得心应手,作为教研部年龄最大的教师,曹霞老师克服了种种网络教学技术难题,在抗疫期间用自己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疫情的突然来临,让所有任课教师在刚开学接到网络教学任务时都有点措手不及,从学校提供的几个网络教学平台中,梁彦丽老师选择了使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从接到任务到正式开课,短短的几天时间就要掌握注册、发布公告、发布课程内容等具体操作。由于MOOC平台上没有特别合适的课件,梁老师熬夜好几天重新制作课件,使得自己的网络教学内容更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同学们的需要。上课前因为通讯网络的问题,有的学生没能成功进入网络课堂,为此,梁老师多次跟班长联系,想尽办法让全班的学生都能成功进入网络课堂进行学习。每次上课,梁老师都会守在电脑旁,监督学生打卡,及时在讨论区回答学生跟课程相关的问题,确保网络教学顺利有效进行。
谭德宏老师面对非常生疏的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积极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在选择网课的过程中,积极向同事请教,在张健院长和辛同老师的的帮助下,掌握了MOOC平台的使用技巧,并且通过与学校教务老师和平台工作人员的及时沟通,顺利完成了网课资源的选择,并认真开展了经济法等课程的网络教学。
唐彦老师认为,在疫情期间,一名教师能做的贡献就是讲好课。这学期唐老师负责讲授针对我校非法学专业同学开设的通识理论选修课《刑法学》。在接到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要求后,唐老师积极学习、认真准备。在此过程中,唐老师发现中国MOOC平台上刑法学课程主要都是为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与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大纲要求不相一致,且所选课程资源有时讲得过于理论、稍显枯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多一些收获,唐老师先后找进行网络授课的同事咨询学习,比较了几款在线授课软件,并在开课前逐一认真进行了试用,最后筛选出最为流畅和稳定的腾讯会议。在上课过程中,唐老师安排学生事先观看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内容进行学习,再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网络直播授课,课前、课后再利用QQ群开展答疑和讨论。唐彦老师认为,尽职尽责、让学生学有所获,是一名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德育与法学教研部其他老师也经常进行交流探讨,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有条不紊地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线上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德育与法学教研部教师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实际情况的教学路径,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努力将线上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供稿:德育与法学教研部 审核: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