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北京市和学校关于垃圾分类的号召,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金沙娱场城8303在京研究生暑假期间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的志愿服务,宣传垃圾分类常识,对垃圾分类规范指导。志愿者们切实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引导、实践中,通过“看桶”、“守桶”、“护桶”,有效劝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带动居民自觉正确分类和正确投放,推动社区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在居住小区掀起垃圾分类的“新风尚”“新高潮”。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虽然顶着夏天的烈日,但是通过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引导,带动了身边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爱护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折射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马研1801任旭阳:为了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共建绿色美好生活,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让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我积极报名参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桶前值守活动。活动中,我见证了辖区居民从开始的嫌麻烦嫌累,丢垃圾嫌远,到现在逐渐适应。欣慰的同时还要继续保持下去,直到大家形成习惯,共同营造绿色宜居的北京。
马研1801李佳颖:北京市号召垃圾分类,我主动签了社区垃圾分类承诺书,并参加了社区垃圾分类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主要负责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巡视等,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提高家庭分类投放效率,从每一个家庭进行源头改变,培养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根植进自己的生活。
马研1901杨锡: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还是没有正确的认识,虽然大多数居民有进行分类的意识,但很多只是进行了粗略分类,凭感觉投放垃圾。在厨余垃圾中经常能发现厨房用的卫生纸,属于分类错误。年轻人对于垃圾分类一般更为上心,但是家庭中负责进行分类的一般是中老年人,如何调动起年纪较大的人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垃圾分类这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居民来一起努力。
马研1901白旻曦: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还可以培养大家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环保、和谐、节约型的家园。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供稿:马院研1801班 尹国彪 照片:任旭阳、李佳颖、杨锡、白旻曦 审核: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