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而是要将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鲜活的思政课素材,讲出思政课的底气、锐气与豪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金沙娱场城8303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展开学习与研讨,结合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畅谈感悟与思索。
金沙娱场城8303院长 张健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疫情防控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这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关心思政课立德树人工作,提出要善用“大思政课”的要求,为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好思政课指明了努力方向。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收集、挖掘社会大课堂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为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撑,让思政课鲜活起来,赋予思政课灵魂与魅力,帮助学生真正听得进、学得深、悟得透,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
金沙娱场城8303副院长 刘建华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人备受鼓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思政课教师,应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引航学生思想,以深厚的理论素养塑造学生灵魂,以宽阔的社会视野启迪学生睿智,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靠可信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走出书斋,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走出学校,把科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走向社会,把人生梦想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李大钊所言: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要引导青年学生去发现鲜活事例,思考人生真谛,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书写人生美丽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 曾毅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讲话既有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申强调,也有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具体指导。当下的思政课教学要紧密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大背景,充分挖掘运用鲜活的思政课素材,特别是与我们的城市、学校、学生密切相关的“中国故事”,讲给学生听,也要听学生讲,通过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书写在广阔社会天地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使大学生真正领会家国天下的关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清醒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之中。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主任 陈建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发表的讲话精神,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大思政课”格局和意识,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充分挖掘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鲜活资源,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大思政课”。对于高校而言,每一个学生面对的窗口,都是“大思政课”的教育窗口,每一位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教育。作为直接面对“00后”的马院教师,我们更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话,要能读懂“00后”,能用“00后”的语言和方式来讲理论课,更要把理论课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
哲学教研部主任 胡飒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在世界经济乏力之际,中国经济逆势飞扬,在主要经济体中成为唯一一个经济增长率转正的国家。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胜”,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我国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立场;第三是党和政府卓越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第五是伟大的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财富很好地动员和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这些很好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是生动的教学素材。思政课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立德树人,塑造时代新人。
德育与法学教研部主任 王英红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只有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才能把目光投向时代和社会,才能不断从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担当,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用心用情用功地教学,要创新思维,开阔视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有深意、有新意,才能把大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才能使大学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 朱晓艳
“形势与政策”课是融理论性、针对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有关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思政素材,要用青年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视角讲清中国方案,生动鲜活地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从而让“形势与政策”课既有学理支撑,又生动有趣,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其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既有远大抱负,又能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