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春,在全民动员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为了落实“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全体任课教师迅速动员,积极备战,灵活应对,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为“概论”)课教学顺利地开展起来。
1.早动手,有备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在寒假中就开始了新学期网络教学的准备工作。老师们通过微信视频会议商定主要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异步SPOC方式开展教学,在一个星期内大量观看了平台上不同学校的教学视频,经过比较,选择引进由北京大学金沙娱场城8303孙蚌珠教授团队制作的慕课资源作为教学的基本视频材料。考虑到学生没有新学期教材,教研部组织所有任课教师按照教材体系分工合作为学生编写了绪论和第1-7章的“教学主要内容和重难点问题”(每章字数在5000字左右)。在MOOC平台建课过程中老师们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但大家都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请教探讨、钻研实践。由于准备充分,平台课程的发布和慕课堂的建设都非常顺利。
为了应对MOOC平台可能出现的拥堵崩溃问题,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教研部还要求老师们建立微信群、学习通平台等备用方案,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每次上课老师们通常都是两个平台同时使用。
(通过微信视频和音频开展教研活动)
2.线下用心设计方案,用丰富的内容、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为了能更踏实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网络学习效果,教研部认为不能单纯依靠平台的在线学习统计数据,因此在开学前给学生发布了公告,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还会做好讨论、练习等教学环节的设计,把要求和相关材料通过微信群提前告知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既围绕教材体系和慕课视频达到课程要求,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组织课堂讨论,把理论问题与当前热点以及课程涉及的实践问题结合起来,例如曾毅红老师组织关于“消灭血吸虫疫情”的讨论、赵雅沁老师组织关于“三大法宝”的讨论、舍娜莉老师组织“你眼中的毛泽东”讨论、吴迪老师组织关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讨论等,都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回应和积极参与。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后,教研部全体任课教师结合“概论”课教学组织了任课班级的讨论,很多学生提交的发言、感想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制度优势、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等问题的认真思考。
3.多样化考核方式检验线上教学效果
尽管是线上隔空授课,但老师们还是很重视学生的到课情况,会反复提醒他们在慕课堂、学习通或微信等平台及时签到,也有的老师会用课堂即时练习和测试、抽查学生发言等方式,既检验了到课率,同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MOOC平台的统计数据也是监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尽管近期平台出现较多技术问题,但老师们总是积极关注并及时参照数据情况提醒学生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耐心解答学生对数据的质疑。有些学生还会通过私聊的方式与教师积极沟通,提出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其他困惑,老师们也都真诚尽责地予以回应。
总之,在当前特殊形势下,“概论”课网络教学仍然努力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尽职守责,发挥了应有的主导作用。疫情尚未结束,网络教学仍在继续,教研部也会继续研究探讨和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供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 曾毅红 审核:张健)